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工人日报】客户端-第七届科普开放日主题活动举办——减脂黄瓜、酸奶甜瓜、可以喝的胡萝卜……蔬卉盛宴来了

5月24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携同中国园艺学会、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蔬菜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共同举办第七届科普开放日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科普+体验+品鉴”三维模式,邀请广大市民和青少年群体参与科普讲堂、新品种品鉴、手工制作、趣味实验、知识竞猜等丰富多彩体验活动,向公众全景展现蔬菜花卉育种前沿成果、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乐享一场生动有趣的蔬卉盛宴。
种子守护者:蔬菜种质库向公众开放
公众实地参观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和标本室,科研人员现场讲解种质收集保存、编目入库、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全流程。通过显微观察种子结构、品鉴功能性蔬菜等互动形式,生动展现种质资源多样性,助力提升公众对种业振兴的认知。


舌尖“革命”:功能型农产品集体亮相

黄瓜展位展示的“中农脆玉3号”富含丙醇二酸,口感极佳,是最新育成的减脂功能黄瓜新品种。
胡萝卜展位推出可以喝的胡萝卜“中誉1877”,原汁糖度超过10度,科普问答区排起长队。
采后加工与营养健康展位展示了与企业合作转化的果蔬咀嚼片、速溶果蔬粉、蔬菜脆。
在甜瓜展位,公众们品尝到酸酸甜甜的自主研发品种酸奶甜瓜。
菠菜与菜豆展位,公众近距离观察种子,观看精心设计的科普小卡片,聚焦菠菜与菜豆的营养价值和食用禁忌,品尝鲜榨菠菜香蕉汁,解锁营养与美味并存的新体验。
白菜展位,通过有奖问答、视频科普、品种展示、试种品种等多种形式,多方位科普十字花科叶菜的种类、营养价值、食用方法及民俗文化寓意等知识,推广和普及白菜和芥菜类叶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的目的。
花卉与都市农业:美好生活新范式
花卉种苗展位带大家了解月季、玫瑰、蔷薇香花资源,公众可品尝玫瑰产品,体验玫瑰精油和纯露提取过程。
百合展位现场设置趣味答题互动区,参与者通过趣味答题互动、实物观察、现场品鉴,了解百合的分类、生长特性、药用食用价值等。
通过牡丹团队科研人员介绍,大家了解到牡丹根能入药、花能制茶、籽能榨油,全株可利用。
绣球花展位成为打卡热点,公众现场体验创意DIY手作,制作精美绣球花头饰和压花书签,把自然之美带回家。同时,设有专家咨询台,现场分享鲜切花养护秘诀,为公众解答家庭养花难题。
全民科普:在互动中播撒科学火种
蔬菜质量与安全展位,科研人员正在科普什么是三品一标、如何防治蔬菜褐变、如何快速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等。
青翠的菜叶上悄然出现了孔洞,娇嫩的新叶被啃食得如同网状,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原来是些“微型破坏王”——害虫在肆意横行。昆虫展位教大家认识昆虫,守护蔬菜。
无土栽培展位带大家解锁家庭种植的奥秘,打造属于自己的都市“迷你农场”。现场展示薄荷、石斛苗、土人参、忧遁草等的基质培与水培技术,帮助观众了解无土栽培的多样化应用。
南瓜展位邀请观众通过观察果实外形、触摸质地,认识南瓜属蔬菜的“多样性之最”,通过“南瓜家族成员竞猜”、发放南瓜幼苗、手工绘制儿童心目中的未来南瓜新品种等趣味互动,推动南瓜营养的科普知识从“科研”走向“生活”助力全民营养健康素养提升。
中蔬种业展位,通过讲解科普、品种展示、知识竞猜互动、发放蔬菜种子等活动,启发听众对科学知识进行思考,鼓励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近年来,蔬菜花卉研究所系列开放日活动结合自身研究特色,聚焦老百姓关注的“菜篮子”“花架子”,通过科普解读、动手实验、品鉴体验等活动,全面展示了研究所近年来取得系列创新品种和科技成果,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农业科技的神奇与魅力,激发大家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在青少年的心里播撒下农业科技的种子。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些年由蔬菜花卉所自主研发的中农脆玉3号黄瓜、中誉1877胡萝卜等,与企业合作的果蔬营养咀嚼片、羽衣甘蓝粉等产品已陆续实现成果转化。(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哲雯)

原文链接:https://www.workercn.cn/c/2025-05-25/8528837.shtml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