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科学网】客户端-人工调控卷丹百合珠芽形成有望实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百合育种团队在百合珠芽形成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揭示了SHI/SRS家族转录因子LlLRP1调控卷丹珠芽形成,并响应盐胁迫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

1.jpg

卷丹百合。中国农科院蔬菜所供图

卷丹(Lilium lancifolium)是中国传统的食药用百合,分布广泛,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卷丹作为特色农产品在多地广泛种植。珠芽繁殖作为其主要的自然繁殖策略,具有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的优点,在生产上应用前景广阔。然而,调控珠芽形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以卷丹为材料,通过转录组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首次鉴定到SHI/SRS转录因子LlLRP1,通过特异性元件识别受LlWOX11激活转录,调控腋生珠芽形成。在盐胁迫下,LlLRP1表达量迅速上升,并促进抗氧化酶基因表达,表明其在珠芽发育和胁迫适应中具有双重功能。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卷丹珠芽形成的调控机制,也为实现人工调控植物珠芽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7385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9/552230.sht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