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202403/05

    【澎湃新闻】客户端-委员提案|李宝聚建议缩短农机鉴定周期,制定临时鉴定指南

    解决我国农业人口多和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主要出路在于机械化。

  • 202403/05

    【人民政协网】客户端-委员履职故事丨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聚:我要做“蔬菜种植卫士”和“吃...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李敏杰)“我带去的科普挂图很受欢迎,连贴在会议室墙上展示的都被菜农朋友们揭下来拿走了。”回忆起去年在安徽发生的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笑着说。

  • 202403/05

    【新京报】客户端-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聚:促进粮食和经济作物轮作 助力农民增收

    应该在政策、技术、产业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打造更好的农业产业模式。
    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耕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增收是关键,但是如何才能更快助力农民增收?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建议,通过促进...

  • 202403/05

    【中国农网】客户端-精准“把脉”落地有声

    耕地保护、种业振兴、乡村人才……这些关乎三农发展的关键词,在去年全国两会期间被代表委员们热议,有关建议提案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一年来,涉农建议提案成为代表委员反映民生、农业农村部履职工作的“主旋律”,化作一桩桩一件件具体任务,为三农工作提供了...

  • 202403/05

    央视【CGTN】客户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宝聚


  • 202403/05

    【学习强国】-科学家回信|王海平:承载儿时记忆的老蔬菜品种将更多回归餐桌

    编者按:2023年5月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与中国科学报社联合发起“科学家回信”活动,邀请广大读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提问、留言。活动启动后,“学习强国”“科学网App”收到了读者的踊跃留言。我们精选了读者殷建国的提问,...

  • 202403/04

    【新京报】客户端-全国政协委员李宝聚:三农短视频亟须精准审核,给专家开白名单

    李宝聚认为,在短视频平台上,优质内容并不总是能吸引到足够的观看流量,有时反而是一些猎奇或低俗的内容,能够获得更高的流量,从而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 202402/29

    【CCTV1综合】-食物放大镜:橘色胡萝卜有何营养特点?

    【CCTV1综合】-[生活圈]食物放大镜 橘色胡萝卜有何营养特点?

  • 202402/29

    【中国财经报】客户端-蔬菜产业专家团 赴各地开展抗灾减灾技术指导

    本报讯 记者张曦文报道 为主动应对灾害性气候、降低不利天气对蔬菜生产和供应造成的不良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产业专家团近日组织专家应急小分队近40批次、约150人次,赶赴灾害一线摸清受灾情况,积极开展抗灾减灾技术指导。

  • 202402/29

    【中国财经报】客户端-蔬菜产业专家团 赴各地开展抗灾减灾技术指导

    本报讯 记者张曦文报道 为主动应对灾害性气候、降低不利天气对蔬菜生产和供应造成的不良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产业专家团近日组织专家应急小分队近40批次、约150人次,赶赴灾害一线摸清受灾情况,积极开展抗灾减灾技术指导。

  • 202402/29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农科院产业专家团赴多地开展抗灾减灾技术指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针对当前多地发生的极端气象灾害及其造成的农业生产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产业专家团赴多地开展抗灾减灾技术指导,其中蔬菜产业专家团迅速组织专家应急小分队近40批次、约150人次,赶赴灾害一线摸清受灾...

  • 202402/27

    【CCTV1综合】[生活圈]食物放大镜:十字花科菜真能预防癌症吗?

    【CCTV1综合】[生活圈]食物放大镜:十字花科菜真能预防癌症吗?

  • 202402/27

    【农民日报】客户端-蔬菜产业专家团赴各地开展抗灾减灾技术指导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近日,全国持续发生极端气象灾害,数次出现断崖式降温状况,对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主动应对灾害性气候、降低不利天气对蔬菜生产和供应造成的不良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产业专家团迅速组织专家应急小...

  • 202402/26

    【科学网】客户端-氮多氮少都能行,烟粉虱为何“好养活”

    作为臭名昭著的半翅目粉虱科害虫,烟粉虱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认定的世界第二大植食性害虫,也是迄今唯一被冠以“超级害虫”的重大农业害虫,被列为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自从1996年烟粉虱在中国出现后,科学家们发现,一品红和棉花...

  • 202402/26

    【科技日报】客户端-甘蓝变种驯化隐藏驱动力揭示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2月19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获悉,该所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和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系生长与发育团队,构建了高质量的甘蓝泛基因组和图形基因组,揭示了结构变异驱动...

  • 202402/25

    【工人日报】客户端-中国农科院专家团助力受灾地区恢复蔬菜生产

    近日,全国持续发生极端气象灾害,数次出现断崖式降温状况,对我国蔬菜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 202402/24

    【澎湃新闻】客户端-中国农科院专家团赴湖北等地助力尽快恢复蔬菜生产

    近日,全国持续发生极端气象灾害,数次出现断崖式降温状况,对我国蔬菜生产造成极大影响。

  • 202402/21

    【科技日报】客户端-甘蓝变种驯化隐藏驱动力揭示

    科技日报讯(记者马爱平)2月19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获悉,该所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和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系生长与发育团队,构建了高质量的甘蓝泛基因组和图形基因组,揭示了结构变异驱动甘...

  • 202402/16

    【中国科技网】客户端-突破!甘蓝类蔬菜驯化的隐藏驱动力揭示

    2月15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和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系生长与发育团队,构建了高质量的甘蓝泛基因组和图形基因组,揭示了结构变异(SV)是大量基因表达剂量改变...

  • 202402/14

    【科学网】客户端-结构变异:甘蓝进化的“分子加速器”

    结球甘蓝、抱子甘蓝、羽衣甘蓝、球茎甘蓝,加上芥蓝、青花菜、花椰菜……这些看起来长得非常不一样的蔬菜,都是甘蓝。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