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蔬菜花卉所召开生物育种技术研讨会

      7月1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在京召开生物育种技术研讨会。蔬菜花卉所领导、方智远院士、杜永臣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蔬菜花卉所科研处处长李蕾主持。


图1.jpg

蔬菜花卉所召开生物育种技术研讨会


      蔬菜花卉所所长张友军指出全所科研人员要在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生物育种”的新机遇下,充分围绕国家各项政策方针,努力探索生物育种科技原始创新,在转基因和基因编辑领域取得更快进步,推动院“强种科技行动”落实落地,实现我所种业科技创新工作跨越式发展。


1.jpg

张友军所长讲话


图3.jpg

方智远院士参加会议


3.jpg

杜永臣研究员参加会议


4.jpg

科研处处长李蕾主持会议


      全所13个创新团队的27个课题组专家做了系统汇报,参会专家研究讨论了蔬菜花卉所在转基因和基因编辑领域的研究基础与今后研究方向,为下一步积极参与国家和中国农科院种业相关重大科研任务和科研平台等项目奠定基础。

      据悉,蔬菜花卉所在生物育种技术上具有较强优势,建立了主要蔬菜作物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开展了一系列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研究。甘蓝团队将抗虫Bt基因转入甘蓝,对花色基因BoCCD4、雄性不育基因BoCYP704B1、蜡质合成基因BoCER2和枯萎病抗性基因FOC1等进行了编辑,获得了相应的甘蓝类蔬菜新材料或品种,其中转Bt基因育成的抗虫甘蓝新品种,已完成了2轮中试。番茄团队对OBV、MS-15、AW等基因进行基因编辑,获得了果型、育性和品质等定向改良的可稳定遗传的番茄材料。品质改良团队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在番茄中同时编辑6个以上的基因,成功对STM3、PAT12等基因进行编辑,实现了樱桃番茄品种多花序分枝改良和番茄温敏单性结实材料的创制。马铃薯团队将ScGolS1基因转入马铃薯获得了耐寒性提高的马铃薯材料,对StNADC基因进行编辑,获得了提前衰老的马铃薯新种质。生物信息和分子遗传团队对调控甘蓝生长发育的环境响应基因BoWG等进行了编辑,创制了新的研究材料。功能基因团队和葫芦科蔬菜团队开发了黄瓜、甜瓜、南瓜等葫芦科作物的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体系;对E3、TEN、ER、Bu、WIP、DMP、ns等基因进行了编辑,创制了不同瓜长、无卷须无侧枝、矮生密植、全雌、单倍体诱导、果实多刺等新种质。此外,对于遗传转化较为困难的大白菜、辣椒等蔬菜作物,白菜和辣椒团队也已开展了转基因和基因编辑的体系构建和条件优化,目前正在攻克遗传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此次会议是在中国农科院大力推进育种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召开的,也是为了落实“举院抓种子”重要举措的工作推进会。通过会议,研究所将大力支持和开展全基因组选择、智能设计育种、基因编辑、转基因等生物育种技术研发,培育优质多抗、高产高效和营养强化的重大蔬菜新品种,为提升我国优质蔬菜育种水平,保障我国蔬菜种业安全贡献力量。(宣传信息员:曹丽波)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