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国家奖】科学防控虫害 减少农残 让百姓吃上放心韭菜

    韭菜是人们喜食的特色蔬菜,富含维生素和多种具有医用功效的营养物质,加上其独特的香味使其成为广大市民餐桌上的最爱,如 “韭菜炒鸡蛋”“韭菜馅饺子”等美食享誉中外。然而,有一种别称叫“韭蛆”的害虫,食性广,可危害7科30多种蔬菜,也尤其喜欢取食韭菜。在无有效防治措施的情况下,韭蛆可造成韭菜减产40%-60%,严重时导致韭菜绝收。
“毒韭菜”事件频发 造成社会恐慌 急需解决办法
    人虫竞争美食的现象并不会被百姓“接受”。因此,菜农们采用传统“农药灌根”的方式防治韭蛆,常常每月一次,每次每亩5-8公斤,甚至使用甲胺磷、甲拌磷等高毒剧毒农药。即便如此,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反而频繁引发“毒韭菜”事件,给人们造成身体和心灵的恐慌。长此以往,广大市民“闻韭菜色变,想吃的不敢吃,想种的不敢种”,严重制约了我国韭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毒韭菜”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研发韭蛆绿色防控技术,确保韭菜等蔬菜安全生产,已成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知己知彼”促成韭蛆防控新技术
    为解决菜农们的心头“大害”,张友军带领团队从南到北,走遍了我国韭菜主产区,进行大量调研、信息收集,将田间问题带回实验室进行系统研究,再将研究成果返回田间进行跟踪验证,甚至安排自己的博士研究生直接住在田间地头观察韭蛆在大自然中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等,以求找到更加先进的技术防治韭蛆。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7年的苦心钻研,无数次的悲喜交集,张友军团队终于明确了韭蛆在全国的发生危害规律,以及不同地域条件下韭蛆的共性生物生态学特点,揭示了韭蛆发生危害的灾变机制,找到了韭蛆的致命“弱点”和制约其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例如,明确了韭蛆成虫具有较弱的飞行能力,并揭示其强烈的趋黑性与特定的视蛋白基因表达有关,为研发特殊的色板预警监测技术奠定了基础。同时,明确了韭蛆成虫触角上的嗅觉基因(OBPs、CSPs、ORs和ODEs等)与韭菜挥发物结合的机制,并从中筛选出两种反应强烈的硫代挥发物,开发成食诱剂产品。另外,还首次明确了高温是抑制韭蛆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并利用韭蛆与韭菜对高温耐受性的差异,开创性地发明了“日晒高温覆膜”防治韭蛆新技术,在无需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就能将韭蛆100%杀死,而且还能提高韭菜产量,促进其根系生长,等等。
    不同地域、不同韭菜种植模式下,韭蛆的发生规律不尽相同。在实际运用中,张友军团队将不同的单项技术进行组装,构建了以“日晒高温覆膜法”为核心,以“食诱剂”和“黑色诱虫板”等为配套的韭蛆绿色防控体系。一般韭菜地,使用“日晒高温覆膜法”,每年处理一次即可有效控制韭蛆危害。倘若韭菜地周边100米内有韭蛆的其它寄主,覆膜处理后,悬挂黑色粘虫板+食诱剂组合,诱杀从邻近寄主上迁入的韭蛆成虫。这一完整的防控体系给韭菜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百战不殆”确保韭菜安全生产
    “评价一项防控技术的好与坏,研发人员说了不算,菜农们最有发言权”张友军自信地说。近年来,张友军亲自带领团队成员推广韭蛆防控新技术。团队成员史彩华博士微笑着说:“老百姓从来没有听过这项技术,也不知道如何操作,所以,新技术的推广,并非想象的那么顺利;要想打破菜农们传统的防治观念,也并非容易的事情。”为了将团队研发的韭蛆防控新技术快速推广、早日惠及菜农,张友军和团队成员每到一处,都会先与当地政府或农业主管部门联系,选择小面积示范,并由当地电视台全程跟踪报道其示范效果。通过组织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会,再邀请新闻媒体、电视台等广泛宣传与报道,很快,菜农们在理念上接受了这项新技术。过去3年,以“日晒高温覆膜法”为核心的韭蛆防控技术体系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13个省市韭菜主产区进行了推广应用,推广面积1100万亩次,增加菜农收入72.53亿元;同时,将韭菜原有合格率从不足30%提高到合格率高达97%。
    正因为该技术体系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一学就会、一用就成,且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1/50,得到了同行专家和农业农村部领导们的高度认可,被评为2017中国农业农村十大新技术(首届),入选2019年全国100项农业重大科技成果(首届);同时也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菜农们的一致好评。山东省寿光市化农镇综合服务站站长张利焕说:“用日晒高温覆膜法彻底解决了韭蛆的问题,不仅省了成本,提高了产量,重要的是韭菜质量安全有保障,再也不用担心出事了。当天揭完膜就能看到防治效果,比打农药快多了!”山东省寿光市菜农张建华反映说:“我的28亩韭菜全部采用了日晒高温覆膜法。使用新的防治技术后,韭菜没打一次农药,根茎粗、分蘖多、叶片宽绿,韭蛆不见了。”天津市武清区农户李凤云说:“以前买农药的费用是韭菜种植成本里的一大项,而一块可以重复使用的覆膜就可以替代农药,这核算下来成本降低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更加绿色环保了,不再使用农药。”山西省盐湖区刘村庄村民秦鲜凤笔者:“日晒高温覆膜法主要是为了防止韭蛆,现在不用打药,地里连杂草都不用锄了,而且菜品非常健康。”
对农药说“Stop”推进生态大保护
    传统乱用药现象,不科学的防治方法和施药技术,给整个生态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张友军团队针对韭蛆引起的韭菜安全问题,开展了系列原创性研究,研发出具有颠覆性的绿色防控新技术,突破了害虫防治不使用农药的“瓶颈”,解决了民众普遍关注的“毒韭菜”问题和制约韭菜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做到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将研究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据张友军介绍:“核心技术‘日晒高温覆膜法’不仅能够消灭韭蛆,还能兼治土壤中其它不耐高温的病虫草害。尤其在其它作物新种植前,可以采用‘日晒高温覆膜法’将原有土壤中不耐高温的病虫草害进行消杀,会大大减少作物生长后期病虫草的危害,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1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此次共评选出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10名外籍科学家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其中我所植保团队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重大蔬菜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此次获奖的两项蔬菜科研成果和蔬菜生产及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重大蔬菜害虫韭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张友军,魏启文,于毅,吴青君,薛明,刘峰,魏国树,许国庆,刘长仲,史彩华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长江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韭蛆”是一种常见的害虫,食性广,可危害7科30多种蔬菜,尤其喜欢取食韭菜。在没有有效防治措施的情况下,韭蛆可造成韭菜减产40%-60%,严重时导致韭菜绝收。
    为了防治韭蛆,菜农们采用传统“农药灌根”的方式,导致“毒韭菜”事件时有发生,造成社会恐慌,研发韭蛆绿色防控技术,确保韭菜等蔬菜安全生产,已成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促进我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为了解决菜农们的心头“大害”,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走遍了我国韭菜主产区,进行了大量调研、信息收集、科学实验,在韭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获得突破。
    该研究明确了韭蛆在全国的发生危害规律,以及不同地域条件下韭蛆的共性生物生态学特点,揭示了韭蛆发生危害的灾变机制,找到了韭蛆的致命“弱点”和制约其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例如,明确了韭蛆成虫具有较弱的飞行能力,并揭示其强烈的趋黑性与特定的视蛋白基因表达有关,为研发特殊的色板预警监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同时,明确了韭蛆成虫触角上的嗅觉基因(OBPs、CSPs、ORs和ODEs等)与韭菜挥发物结合的机制,并从中筛选出两种反应强烈的硫代挥发物,开发成食诱剂产品。
    另外,还首次明确了高温是抑制韭蛆种群增长的关键因子,并利用韭蛆与韭菜对高温耐受性的差异,开创性地发明了“日晒高温覆膜”防治韭蛆新技术,在无需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就能将韭蛆100%杀死,而且还能提高韭菜产量,促进其根系生长,等等。
    同时,团队还将不同的单项技术进行组装,构建了以“日晒高温覆膜法”为核心,以“食诱剂”和“黑色诱虫板”等为配套的韭蛆绿色防控体系。一般韭菜地,使用“日晒高温覆膜法”,每年处理一次即可有效控制韭蛆危害。倘若韭菜地周边100米内有韭蛆的其它寄主,覆膜处理后,悬挂黑色粘虫板+食诱剂组合,诱杀从邻近寄主上迁入的韭蛆成虫。这一完整的防控体系给韭菜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这项技术体系操作简单、绿色环保,且防治成本仅为化学防治的1/50,过去3年,以“日晒高温覆膜法”为核心的韭蛆防控技术体系在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13个省市韭菜主产区进行了推广应用,推广面积1100万亩次,增加菜农收入72.53亿元;同时,将韭菜原有合格率从不足30%提高到合格率高达97%。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