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关于《芽苗菜栽培技术研究》始末的回顾

    立项背景:芽苗菜源于我国,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在栽培技术和种类方面一直没有开拓性的进展,黄豆芽、绿豆芽、蚕豆芽始终一统着蔬菜市场,在栽培方法上虽也菜用了“豆芽机”“无根豆芽专用剂”等现代技术,但当时在研究思路和技术特征方面,仍未脱离开传统的芽苗菜生产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蔬菜产品生产供应量与社会需求量已基本取得平衡,人民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这些变化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对蔬菜产品的需求也开始从数量消费型向质量消费型转化,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充足的供应数量,而且更加关注产品的商品外观,内在品质以及食用安全性和卫生等质量目标。在此社会背景下,芽菜作为富含营养、优质、清洁无污染的保健食品重新受到人们的瞩目。由此以芽菜种类品种的创新、栽培技术的现代化为目标的新型芽苗菜栽培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便应运而生。
    研究目标:1994年7月《高档绿色食品——芽菜的营养及规范化生产技术的研究》正式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签订了研究项目合同书。该项目属综合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主要通过利用植物种子储藏的养分以及芽苗在形成过程中可耐弱光等特点,在不施肥料,不用农药的前提下,采用房室或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生产场地,提供适宜的温光水气栽培环境,进行无土栽培,并通过对适用种类及其农业生物学性状、栽培技术的研究、筛选和组装,提出一整套适于我国当时经济技术条件下进行新型芽苗菜生产的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极其标准。
    研究策略: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一方面采取田间试验与实验室测定相结合,实验研究与生产开发相结合(与公司等生产实体结合)的研究方法,先从实验室取得可靠的技术数据,获得室内小面积试验的成功,然后再进一步在规模生产设施中扩大试验,同时建立规范化栽培示范样板,边研究边开发,并使芽苗菜试验产品批量进入市场,直接接受市场检验,再根据市场反馈信息不断充实研究目标,开拓符合市场需求的芽苗菜产品。另一方面与电视台、技术市场报等媒体相结合,打理进行芽苗菜消费引导宣传,开办全国性芽苗菜栽培技术培训班、函授班,组织推广网络,进行技术转让。力求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尽早向社会推出优质、清洁、无污染的芽苗菜产品作出不懈的努力!
    研究成果:通过三年的研究,课题组取得了如下的成果:
    1.通过对30多种蔬菜、粮食、油料及药用植物进行芽苗菜栽培试验,并对其适应性、商品性及市场需求进行综合评价和筛选,拓展了芽苗菜的种类,已使籽(种)芽香椿、豌豆苗、萝卜苗、荞麦苗、赤豆苗、蕹菜苗、苜蓿苗、花生芽等8种籽(种)芽菜及其相应的15个专用品种(武陵山红香椿、青豌豆、麻豌豆、灰豌豆、石白萝卜、国光萝卜、大红袍萝卜、日本荞麦、南昌空心菜、泰国蕹菜、清水河苜蓿等)陆续进入市场,其中豌豆苗已成为大规模开发的主栽品种,籽(种)芽香椿(不同于传统的树芽香椿)最具新型性。
    2.系统地测定适宜进行商品化生产的芽苗菜种子吸水力,探明了17种芽苗菜种子的最大吸水量、浸种时间与种子吸水量的相关方程,提出了发芽所需最适相对吸水量及最适浸种时间;系统地测定了17种芽苗菜种子在6种不同温度下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差异,提出了进行芽苗菜种子催芽的最适温度指标。通过实验测定,首次取得了14种芽苗菜产品23种营养成分分析数据,综合评价结果:营养价值最高的有5个品种,依次为花生芽、黑豆芽、香椿(种)芽、苜蓿芽和萝卜芽;其中能量、粗蛋白、粗脂肪、碳水化合物、生育酚含量较高的有花生芽、黑豆芽、赤豆苗;胡萝卜素、视黄醇当量、硫胺素、抗坏血酸含量较高的荞麦苗、萝卜芽、香椿(种)芽、黄芥芽;钾、钙、磷、硒含量较高的有赤豆苗、黑豆芽、苜蓿芽和芥蓝芽等。这些数据和资料为芽苗菜栽培技术的规范化和产品的标准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通过对栽培技术的试验、筛选和组装,打破了传统芽苗菜生产模式,提出了利用闲置的轻工业用厂房等房舍,在房室内弱光条件下进行新型芽苗菜半封闭式(基本与外界条件相隔离)多层立体、无土以及免营养液栽培的规范化集约生产新模式;摸索出籽(种)芽香椿等8种芽苗菜以“移动式立体栽培架种植”、“苗盘纸床栽培”、“二段式播种”、“叠盘催芽”、“雾化喷淋”、“活体销售”等独特技术为核心的规范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极其管理标准。该项技术的主要特色为栽培环境稳定,受外界条件干扰少;设备简易、成本低、不施农药和肥料、不用营养液,适合我国现阶段经济技术条件;采用活体销售的市场营销方式保证了产品鲜活,解决了现阶段我国蔬菜产销缺乏冷链系统,在炎夏高温季节“小包装”芽苗菜产品货架期极短、极易引起腐烂变质等问题,很适合于我国当时蔬菜产销条件;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各项技术标准有利于进一步实施工业化生产。
    4.通过对农业生物学性状的研究,根据芽苗菜产品形成的营养来源,将芽苗菜分为籽(种)芽菜和体芽菜两种类型,前者指利用种子贮藏的养分直接培育成幼嫩的芽或芽苗,如豌豆苗、荞麦苗等,后者指利用两年生或多年生植物的宿根、肉质直根、根茎或枝条中贮藏的养分培育成芽球、嫩芽、幼茎或幼梢,如芽球菊苣、马兰头、姜芽、花椒脑和枸杞梢等,并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中的芽菜定义——“豆类、萝卜、苜蓿等种子遮光(或不遮光)培育成功幼嫩芽苗”重新修订为“利用植物种子或其它营养贮存器官,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直接生长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芽、芽苗、芽球、幼茎或幼梢,统称为芽苗类蔬菜,简称芽苗菜或芽菜。”该定义对重新界定芽苗菜的范围,发展完善芽苗菜的种类,进一步确立芽苗类蔬菜在蔬菜农业生物学分类中的地位和深入开展芽苗类蔬菜的的科学研究,拓宽生产和市场有重要影响。
    推广应用:新型芽苗菜属于新兴、优质高档蔬菜,当时主要适宜在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城市推广应用,首先供应宾馆、饭店和超市,此后逐步进入普通百姓的餐桌。为加速推广新型芽苗菜生产技术的进度,课题组遵循边研究边开发的宗旨,在北京、郑州建立中间试验示范样板与技术培训基地,举办了培训班、函授班,并与媒体舆论单位结合,和农民日报亿华公司合作开发,千方百计作好产品宣传报道工作。还撰写出版了《芽苗菜生产技术图册》,拍摄了《芽苗菜工业化生产技术》录像片,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技术市场报等20 多家报纸以及北京电视台京郊大地、郑州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7频道科教节目中进行了报道。并将生产技术和产品以技术转让形式直接推入市场,先后与中国绿色食品郑州绿野公司、中国轻工新技术开发中心上海振轻科技公司、共青团中青绿叶科技开发公司等40多家客户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国家海洋局南极考察基地、中央警卫团等一些特需单位也采用了本项技术。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培训和函授,至1997年本项技术已迅速覆盖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以及东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等)、西北(乌鲁木齐、西安、兰州等)、华北(太原、石家庄、唐山、秦皇岛等)、华东(南京、杭州、温州等)、华南(广州、深圳等)、西南(昆明、南宁、成都等)以及中南(长沙、武汉、郑州)等各大区27个省市(自治区)共111个城市,芽苗菜总产量达1698万盘,栽培面积约254.7万平方米。三年推广累计总产芽苗菜3187.5万盘(折合可食产品1593.75万千克),栽培面积约478.13万平方米,累计新增产值达1.1亿元左右。与此同时,通过中间试验和种子开发,课题组为本所创收所获利润累计近150万元(包括大温室芽苗菜生产纯利)。
社会意义:本项研究的迅速推广,已为当时社会所瞩目,其意义在于:开创了国内进行新型芽苗菜大面积商品化生产的新局面,符合于我国当时蔬菜生产和消费的发展方向;为我国蔬菜市场增添了新种类、新产品;由于生产周期短、很少发生病虫害,生长过程主要利用种子内含营养,不施加任何农药、化肥,从而使芽苗菜跨入优质、富含营养、清洁无污染、食用安全的高档保健蔬菜行列;还由于生产设施简易、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效率高(立体栽培、场地利用率高,产品形成周期短、复种指数高达30)、风险小、收益大,并能吸纳非农业游资进行投资,可以不用农田在繁华城市里、国防前哨海岛及恶劣条件下的科研考察基地进行应用,因此已成为当前蔬菜业短平快的热点投资项目之一。
    前景展望:由于新型芽苗菜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方向,极具市场潜力,我国300多个城镇都是芽苗菜产品销售的广阔市场。因此本项目被中国科协列为“九五”期间全国普及百项农业实用技术项目之一。在此后3~5年内,芽苗菜产品已进一步普及到所有城市,并逐步从宾馆、饭店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从而成为21世纪一类受欢迎的绿色食品和保健蔬菜。
    本项目所取得的上述成果,于1996年11月19日通过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组织的同行专家鉴定,1997年11月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翌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供稿(王德槟    马宾生    魏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