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澎湃新闻】客户端-峥嵘十年·记者手记丨我不追星,我就追这样的科学家

      2022年6月27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0年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粮食丰收背后端牢“中国饭碗”的自信和底气,离不开近十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将科技服务和产业留在乡村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们。他们让农民用好技术种出好粮食,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在广袤田野开花结果。


528.JPG

金黎平


      而这其中,数十年扎根农村大地、为贫困地区农民种植马铃薯脱贫致富的国家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正是典型代表。

      在2020年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上,金黎平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张伯礼等28人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当面对镜头前后亿万目光的关注时,她恬淡地说,“我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分,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一切都值了。”

      初见金黎平时,圆圆的鹅蛋脸,一双明眸深邃灵动,轻柔细语的声音时刻展示着南方女生的特质。因为常年在各个马铃薯生产区域奔走,“泡”在田间地头,金黎平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她笑着和我说,村民形容她:“脸晒得比农民还黑,看上去像个村姑,和大家一起劳动时,根本分不清谁是农民、谁是博士。”

      马铃薯是世界上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而我国60%以上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布在偏远贫困地区。金黎平最挂记在心的就是,让这些土豆变成帮助老百姓致富的“金豆”。

      数十年寒来暑往,金黎平带领团队育种选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培训,不仅培育出三十多个马铃薯新品种,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还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乌兰察布、云南曲靖,建立了试验基地;在贵州毕节,她推广种植30万亩高产新品种;在宁夏固原、甘肃定西,她牵头育成100多个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系;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她帮助当地建立完整的育种程序……近十年,金黎平带领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推动我国马铃薯平均亩产增加3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黎平常说,“扎根当地的科研人员才是永远不走的种业创新的主力军。”她为贵州培养了2个马铃薯博士,并为多个育种单位培养了十多名推广硕士和“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在全国各地举办培训班,培养数千名种业科技人员和农技人员……

      采访中,谈及所有的付出,金黎平总是轻描淡写地说,“都是农科工作者的本分,仅此而已。”而她的本分,却让曾经贫困地区的“保命粮”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产业,让当地农民挺直腰杆吃上了“技术饭”。

      河北省昌黎县马坨店乡巢庄村村民袁志民说,“追星族追星,我不追别人,我就追这样的科学家。科学家是咱们农民心中最尊敬的人,给咱们带来了实惠。我们是金老师的铁粉儿。”

      我想,金黎平们理应就是全社会最耀眼的星。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