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新京报】客户端-传统农业牵手新质生产力 科技助力番茄现代化提升

新京报讯(记者周怀宗)一颗小小的西红柿,在科技助力下,会展现出怎样的力量?3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任务“设施农业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设施番茄现场观摩会在浙江苍南举办。记者了解到,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联合国内相关优势科研单位,开展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核心示范基地面积1500亩,亩人工成本减少1000元以上。

苍南县是蔬菜生产大县,当地设施番茄年种植面积约3.5万亩,2023年总产量约19.7万吨,总产值达16.4亿元,其“秋天定植,翌年春夏采收”的栽培模式独具特色,正好补充南、北番茄主产区上市的空档期,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在番茄收获高峰期,每天有近3000吨的番茄销往全国各大市场,销售范围已覆盖华东、华南、华北等20多个省市。但同时,当地番茄生产存在育苗效益不佳、生产机械化轻简化水平低,人工成本高等产业问题。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栽培与采后技术研究室主任董春娟介绍,蔬菜花卉所联合国内相关优势科研单位,立足苍南设施番茄主产区,集成高效嫁接育苗技术、优质番茄新品种、大棚宜机化结构与宽沟窄畦栽培技术、土传病害综合防治技术等11项共性技术,形成了一套大棚番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提高番茄壮苗率5%以上,机械化水平提高27个百分点,提高番茄商品果率5%以上,亩人工成本减少1000元以上。“这一模式的大规模应用,将为苍南设施番茄这一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动能,通过牵手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当地设施农业的现代化提升,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设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板。”董春娟说。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园艺处处长周泽宇表示,我国设施种植业总体形势向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区域布局逐步优化、节能增效特点日益突出,有效破解了耕地及水资源限制、缓解了粮菜争地矛盾,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但设施农业发展总量仍有不足、质量良莠不齐,特别是绿色转型任务较重,集约化生产有待加强,配套服务较为滞后,要素保障支撑仍不完善。为此,他建议,“一是强科技。要加快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设施结构以提高光热性能、安全性和宜机性,强化设施种植轻简化智能化生产技术研发,创新现代化节能、节水、节地等资源高效利用型种植模式。二是强机械。要研发管控一体的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和装备体系,并加大推广应用,最终实现机器换人。三是强主体。要积极引导设施种植业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守信用、会经营、带动能力强的设施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四是强品牌。要打造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设施蔬菜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搭建品牌产品销售推介平台,健全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满足不同群体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

原文链接: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11185226129466.html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