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工人日报】客户端-野生和栽培辣椒基因组与性状形成机制被揭示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获悉,近日,该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和茄科蔬菜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野生和栽培辣椒高质量基因组,解析了辣椒的染色体核型、基因表达调控元件等的演化特征,发现了转座子驱动的结构变异和高频渐渗事件对辣椒重要性状形成的贡献。相关成果日前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


1.png


       辣椒是我国播种面积和产值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辣椒属包括5个栽培种和众多野生种,遗传多样性丰富,但演化路线尚不明确。辣椒基因组重复序列多,但这些重复序列是否会影响其基因组演化和性状的形成?上述问题的解析将促进对辣椒种质资源利用、性状机制和种质创新的研究。

       据介绍,该研究完成了11个辣椒基因组的高质量组装,其中有两个基因组达到了从端粒到端粒的无间隙水平。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明确了辣椒属物种的演化关系,重建了辣椒属具有12对染色体的祖先核型。

       研究发现,不同辣椒基因组中转座子爆发事件的差异,不仅导致大量的结构变异,促进果实朝向、颜色等性状的多样性,还显著影响了调控元件的动态变化模式,为理解辣椒的基因表达调控变化提供了新视角。

       最后,研究还基于辣椒核心种质的深度重测序,构建了辣椒群体的单体型图谱,发现了辣味、病毒抗性等性状相关单体型片段的渐渗和分化。研究结果对辣椒种质资源创制、分子设计育种等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该研究得到了蔬菜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与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的资助。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中工网原文链接:https://www.workercn.cn/c/2025-02-06/8448575.shtml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