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 202204/22

    【农民日报】客户端-层层生态叶脉 彰显“玉菜”价值——玉田包尖白菜翻身记

    天下最有名的“白菜”可能就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院宝物之一——翡翠白菜了。工匠巧妙去留,原石灰白处为菜帮,翠绿色成菜叶,顶端点缀蝈蝈彰显菜鲜,可谓是巧夺天工。古往今来,达官显贵爱白菜的“百财”寓意,寻常人家喜白菜的荤素相宜,作为餐桌上的“当...

  • 202204/21

    【科学网】-覆盖可降解地膜实现甜瓜量质双升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设施栽培课题组闫妍副研究员发现,使用PBAT/PLA和PBAT/木质素两种生物可降解地膜可提高日光温室秋冬季甜瓜产量和品质。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全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

  • 202204/21

    【科学网】-黄瓜有望借力刺角瓜根系挥发物对抗根结线虫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植保研究室病害课题组鉴定了刺角瓜根系挥发物,并发现刺角瓜根系挥发物具有潜在的防控根结线虫的应用价值,为创新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天然先导化合物结构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园艺研究》(Horticultur...

  • 202204/21

    【中国财经报】-科技助力玉田包尖白菜 特色产业发展后劲十足

    连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专家团队忙着在玉田县春茬白菜试种基地里查看长势。“这批反季节包尖白菜正在进行试种,预计5月中下旬可以成熟,该品种可以弥补包尖白菜上半年的市场空白。”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说。

  • 202204/19

    【CCTV-1综合频道】-[生活圈]食物放大镜:辣椒这样吃 营养翻倍?

    【CCTV-1综合频道】-[生活圈]食物放大镜:辣椒这样吃 营养翻倍?

  • 202204/18

    【新京报】客户端-每棵近50元的玉田包尖大白菜 也在期待种业翻身仗

           当前,玉田县包尖白菜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7500万公斤,除了规范技术、提升品牌影响力等,从育种等基础领域开始,改变玉田包尖白菜的困境,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 202204/16

    【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过观察黄瓜,研究揭示刺角瓜抗南方根结线虫的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植保研究室病害课题组首次鉴定刺角瓜根系挥发物,并研究部分根系挥发性物质对线虫的生物学活性。在受刺角瓜天然根系挥发物的影响下,研究人员观察黄瓜对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反应,发现刺角瓜根系挥发物具有潜在的防控根结线...

  • 202204/16

    【工人日报】客户端-如何让甜瓜量质双升?研究发现两种生物可降解地膜是推手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哲雯 通讯员 孙敏涛 近日,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设施栽培课题组闫妍副研究员发现,使用PBAT/PLA和PBAT/木质素两种生物可降解地膜,对日光温室秋冬季甜瓜产量和品质有提升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环境科学(S...

  • 202204/15

    【央广网】客户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刺角瓜挥发物有望提高黄瓜产量

    央广网北京4月15日消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发现,刺角瓜根系挥发性物质具有潜在的防控根结线虫的作用,为创新绿色防控技术提供了天然先导化合物结构依据。这也是首次对刺角瓜及黄瓜的根系挥发性物质进行鉴定,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Ho...

  • 202204/15

    【科学网】转座子插入是白菜驯化表型变异的重要来源

    近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完成的研究论文。这是王晓武团队在前期白菜泛基因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挖掘白菜基因组变异获得的研究成果。

  • 202204/14

    【CCTV1综合频道】[生活圈]食物放大镜:黑蒜


    【CCTV1综合频道】[生活圈]食物放大镜:黑蒜


  • 202204/02

    【海南学习平台】防虫害、增产量 三亚推广豇豆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同样是种植豇豆,采用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就是不一样,每亩增产近500公斤。同是这片地,今年比去年多收2万元应该没问题。”三亚市崖州区抱古村豇豆示范种植基地里,正采摘豇豆的种植户兰财华高兴地说。这还得益于三亚市农业农村局、三亚市热带农业科学研究...

  • 202203/18

    【CCTV央视网】三农频道-专家开“药方”:春季蔬菜病虫害需以防为主

    对于蔬菜来说,春季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期。因为春天万物复苏,各类病菌和害虫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 202203/18

    【工人日报】客户端-“转座子插入”是白菜驯化表型变异的重要推手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哲雯 通讯员 蔡旭 近日,《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王晓武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转座子插入变异在不同类型白菜驯化中的重要作用,是...

  • 202203/09

    【科学网】中国科学报-基因组片段追踪技术实现包心芥菜的性状改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在芸薹属作物分子育种技术方面取得进展。通过将白菜与三种包心类型芥菜(结球、半结球I、半结球II)进行远缘杂交,利用自主开发的一套追踪白菜渐渗片段的KASP标记,将白菜基因组片段渗入芥菜基...

  • 202203/08

    【工人日报】客户端-白菜基因组片段追踪技术实现包心芥菜的性状改良

    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哲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在芸薹属作物分子育种技术方面取得进展,通过将白菜与三种包心类型芥菜(结球、半结球I、半结球II)进行远缘杂交,利用自主开发的一套追踪白菜渐渗片段的KASP标记...

  • 202203/07

    【中国农村网】-建立白菜基因组片段追踪技术,实现包心芥菜的性状改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蔬菜分子育种创新团队在芸薹属作物分子育种技术方面取得进展,通过将白菜与三种包心类型芥菜(结球、半结球I、半结球II)进行远缘杂交,利用自主开发的一套追踪白菜渐渗片段的KASP标记,将白菜基因组片段渗入芥菜基...

  • 202203/04

    【三农号】我国科学家揭示小菜蛾Bt抗性转录调控新机制

    农民日报新闻客户端北京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团队在小菜蛾Bt抗性中肠受体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 202203/04

    【新京报】客户端-小菜蛾为何能抗Bt农药?相关研究取得新进展

    Bt抗性正在成为农业植保的重要问题之一,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张友军团队在小菜蛾Bt抗性中肠受体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为昆虫Bt抗性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

  • 202203/04

    【光明网】黄瓜是怎样驯化的?泛基因组图告诉你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功能基因课题组题为Graph-based pan-genome reveals structural and sequence variations re...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