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肥田富民,科技创新支撑安乡菜薹展翅腾飞

——记中国农科院蔬菜产业专家团常德工作站科技支农

       11月是丰收的季节,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安乡,迎来新一年的菜薹收获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产业专家团多年来科技对口支持也迎来了菜地里满满的认可。

       蔬菜产业专家团常德工作站组建以来,紧紧围绕稳粮丰菜富农,深挖菜薹这个小蔬菜,从茬口衔接、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病虫防控、机械应用、采摘标准、保鲜冷链各个环节,整合国内科研院所相关科技力量,聚焦生产中实际问题,列清单、想对策,做试验、重推广。仅2024年,邀请来自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共计55个专家团队来安乡开展调研,进行对应科研试验,总结并推广,安乡菜薹成为“昔日房前屋后小蔬菜,今朝致富强县大产业”。


1.jpg

农业农村部领导和蔬菜产业专家团团长现场观摩


       安乡菜薹协会肖均会长坦言“品种好、产量高、品质优、抗逆强、外观美、市场俏”,这样技术是我们协会梦寐以求的!怎样才能实现?找技术力量!常德工作站组织相关专家前往湖南省农科院、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等从事白菜薹、红菜薹新品种研发的科研单位,到试验地头实地看组合、选品种,达成新品优先使用协议,用科技的力量注入菜薹科技芯!当前白菜薹黄薹1号系列,红菜薹五彩红薹、紫薹、靓红系列占据95%种植面积。引进西兰薹在20多家合作社扎根示范,与油菜薹、芥菜薹、芥兰薹、上海青薹多家科研单位合作把特色菜薹引入安乡,适合品种正有序推广。


2.jpg

李占省研究员介绍西兰薹等特色蔬菜新品种


       品种好,还要种得好!安乡菜薹协会孙利辉副会长深情说到“科技创新力量托起了我们的菜薹致富梦”。常德工作站组织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诸多土肥研究专家设点安乡,在土壤培肥、科学施肥方面开处方、送产品,今年共引进5项技术,推广应用2项,土更肥、味更美、还节本,一片繁忙景象!病虫虽少,但移栽缓苗期的跳甲、青虫也有点烦人,怎么办?科技来支持,2项性诱剂+诱蛾、3项生物制剂综合防控、3种微生物菌剂营造益生环境,绿色健康轻松实现。专家团组织5家科研单位10名专家、22家菜薹合作社参与,共同制定出安乡白菜薹、红菜薹、油菜薹、西兰薹种植和采摘标准,现已作为安乡菜薹协会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应用于生产中。


3.jpg

宋世威教授介绍菜薹品质改良技术


       菜薹好吃又挣钱,但是劳力不够怎么办?安乡菜薹协会龙刚副会长一脸困惑地说到“菜薹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现在协会各合作社都存在愿意出钱请工,但是目前主力军是65岁左右的,再过几年,请不到工干活了,那就难搞了!”。杨连勇站长微笑着说“这是共性问题,蔬菜更突出些,出路就在机械化!”。2年来,常德工作站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科院、江苏大学、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以及国内蔬菜机械制造厂家,针对水稻土壤含水高、粘性重、板结、秸秆残留等不利因素,引进23台相关设备,开展菜薹机械化联合攻关。宽垄改窄垄,方便栽菜和采薹、沥水促根旺长;统一规范飞防绿色安全又减成本;推广可拆卸式简易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精准管理;无人机运输平台从地里自行到仓库。实现了除移栽、采薹人工外,其他环节机械化完成。


4.jpg

宜机化展示现场


       回望蔬菜产业专家团科技支农之路,90多位专家到安乡开展69项试验,形成可复制推广稻稻菜(薹)模式,应用12项技术,推广率达到80%,大大提升安乡菜薹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人均增收1万元,2000亩以上规模合作社纯利润200万元以上,带动新增菜薹3万多亩,辐射周边区县20多万亩,促进安乡菜薹产业高质量发展。常德工作站先后组织湖北、江西、重庆、四川及省内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和田间现场实训超过100次、6000多人次。

       农业强、国家强,农民富、国家富!中国农科院蔬菜产业专家团常德工作站将秉承爱农深耕泥土的初心,富农服务田间的使命,围绕全程机械化、菜薹全产业链发展中的问题,努力工作,在农业强国道路上奋力而为!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邮编:100081

电子邮箱:ivfcaas@caas.cn

传真:010—62146160

电话:010—82109520